在經過一段漫長的梅雨季,今天終於停止下雨了,打算重新到木瓜田裡進行田間調查,看看經過了一場雨的洗禮,田間的病蟲害的多樣性生態的改變和成長到底有什麼改變,但是應該是網室種植的原因,沒有外來媒介,也很久沒有人進入的關係,病蟲害並沒有特別多改變,但是在病害上,疫病( Phytophthora palmivora),卻發生得非常嚴重,疫病菌好高溫多濕,這一次的漫長梅雨剛好讓Phytopthera將殘存在土中的菌絲,藉由雨滴的噴濺,寄生上了木瓜,這次發生嚴重,不論離土面高低,都可以發現木瓜上有疫病的蹤跡,甚至是幾乎碰頂的果實也發現了疫病,初期在果實上出現水浸狀不規則病斑,不久後長出白色菌絲並有白色乳狀物泌出,菌絲緊貼果皮生長,不易剝下。最後果實被白色菌絲覆蓋,落地而腐爛。所以建議如果果民很在意果實收成量的話,可以試試看套袋,以防止跟外界接觸。
至於蟲害,則是最多蝸牛,蝸牛好陰暗高濕,在下了好幾天的雨後,也是時候出來走一走,但是蝸牛對木瓜樹的危害並不是很大,頂多是啃食木瓜莖葉,並不常成為植物性病害的媒介昆蟲,但是其走過的痕跡,也就是他的黏液,有可能成為病害的侵入點,要防制也不難,一般的農藥行都有賣,eg.蝸立死,如果不想灑農藥,也可以利用蝸牛體內多水的特性,灑鹽去使蝸牛脫水,以下是已經脫水的非洲大蝸牛和他的卵。
在完成病蟲害的探查後,遇到了正在採收木瓜的里長夫人,受到他長久的照顧,我們小組兩人就希望能幫忙,比較矮的木瓜當然就用手摘囉,但是因為網室內,很多木瓜都沒有進行矮化,所以很多果實都長在很高的地方,所以我們就用了這樣的工具
\不要小看這支鐵杵,過程中要將鐵杵伸至木瓜處,用推的或用轉的,將成熟的木瓜落入鐵杵上方的小籃子中,在輕輕的拿下來,放入籃子裡,這過程中不能有一點疏忽,不然摔到或敲到的木瓜行情就不好了,但是卻要拿著一支鐵棒加上肥美的木瓜的重量,絕對不可以低估~!
至於什麼較成熟呢,在台灣高溫多雨,果實都很容易熟,所以里長夫人說只要木瓜尾端上有出現紅色星型轉色的痕跡就可以摘下來放了~!
第一次的經驗呢
來看看我們辛苦但是又帥氣的留影吧!!